“滚!滚!滚!”
三个字,刷屏网络。
不是骂对手,不是怼球员,而是送给中国足协的“三连击”。
就因为一条新规——中国足协颁布的一项新规,要“管理”民间足球。
好家伙,这哪是发布规定,这是往火药桶里扔了根火柴。
如此激烈的反应,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原来,在 8 月 25 日,中国足协发布了《中国足球协会社会足球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 (试行)》。乍一看,这名字似乎没什么不妥,加强赛风赛纪管理,听起来也是为了让足球赛事朝着更规范、更健康的方向发展。但当大家仔细一琢磨,再联系当下中国足球的大环境,这里面可就大有文章了。
回顾这些年,中国足球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,实在是难以让人满意。投入了大量的资金、人力和物力,国足的成绩却始终在低谷徘徊。与欧美那些足球强国相比,差距自不必说,就连近邻日韩,甚至越南等东南亚球队,如今也能在与国足的较量中占据上风。
这怎能不让满怀期待的球迷们失望透顶呢?
而作为中国足球管理机构的足协,在管理方面也是问题频出。国内联赛的运营政策时常朝令夕改,使得各俱乐部无所适从。今天出台一个政策,明天又突然变更,俱乐部刚依照之前的政策调整好发展方向,就得重新再来,这极大地影响了联赛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。再加上此前曝出的足协官员腐败等负面事件,更是让中国足球的形象一落千丈,在球迷心中的公信力几乎降至冰点。
就在中国足球的职业赛场深陷这般困境时,民间足球却如同星星之火,呈现出燎原之势。
贵州的 “村超”、江苏的 “苏超” 等民间足球赛事,凭借着独特的魅力,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。这些赛事没有豪华的场地,没有昂贵的球星,参赛的球员可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、工人、教师,但他们对足球的热爱却是最纯粹的。观众们围坐在球场边,尽情呐喊助威,热闹非凡。比赛结束后,不管输赢,大家还会一起载歌载舞,尽情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。这种充满烟火气的足球氛围,让 “村超” 迅速走红,不仅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,还让国外媒体纷纷报道,成为了中国足球的一张崭新名片。
江苏的 “苏超” 同样火爆,大量业余足球爱好者踊跃参与,在这里,足球回归了它最本真的模样 —— 纯粹为了快乐而存在。这些民间赛事的成功,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另一种可能,也让大家对中国足球的未来燃起了一丝希望。
可就在民间足球蓬勃发展之时,足协的新规却横空出世。按照新规的规定,其适用范围原则上涵盖了各类民间足球赛事。虽然足协表示新规旨在加强赛风赛纪管理,打击诸如黑哨、打架等不良行为,但网友们却并不买账。大家忧心忡忡,担心足协这一插手,会不会把民间足球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那点活力给彻底扼杀掉?毕竟,民间赛事之所以能如此火爆,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它的自由和纯粹。这里没有繁琐的规章制度,没有沉重的成绩压力,大家就是单纯地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。一旦足协介入,会不会像管理职业联赛那样,制定出一系列复杂的规则,让民间赛事失去原有的魅力?
有网友直言不讳:“足协连职业联赛都管不好,现在又来管民间赛事,这不是瞎折腾嘛!” 还有网友调侃道:“中超现在都没什么人看了,老百姓自己搞点比赛乐呵乐呵,足协这时候倒来‘摘桃子’了。” 这些话语虽然直白,但却真切地反映出了大家对足协的不满和不信任。
民间足球,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足球的根基所在。
它是无数足球爱好者梦想起航的地方,是足球热情得以滋养的土壤。
所以,求求了——
管好职业联赛,别让俱乐部一年解散八个;
抓好青训体系,别让好苗子都去当“球托”;
先把国足带出亚洲,再谈“指导民间”。
有网友直言:“足协连职业联赛都管不好,现在又来管民间赛事,这不是瞎折腾嘛!”
还有网友调侃道:“中超现在都没什么人看了,老百姓自己搞点比赛乐呵乐呵,足协这时候倒来‘摘桃子’了。”
这些话虽然直白,但却反映出了大家对足协的不满和不信任。
广大球迷们,你们对足协新规有着怎样的看法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,让我们一起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出谋划策。